2022.03.21
「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佛經裡頭的一句話,這是佛門在指導學生,或者接引新入門學人的一種教學法。
「欲」本來是不好的東西,也是佛教所排斥的,可是當學道的因緣還不具足,或是還沒達到某一個程度的時候,就必須有些方便權宜的辦法,來引領對方入門修道,因此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
好比一顆藥,雖是良藥,卻是苦口,直接叫病人吃,對方一定不肯。所以只好在藥的外面加了層糖衣,讓人覺得藥很好吃。事實上,糖衣對治療疾病,一點用處都沒有,可是為了讓病人能吃下這個藥,於是在藥的外面包上了糖衣;這層糖衣就像「欲」一樣。
當老師在指導學生,或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不妨也運用「先以欲鉤牽」的辦法。據說有一個工人,脾氣非常不好,可是老板卻很容忍,僱用他十幾年,因為這個工人能力強,又很負責,尤其他看管的那些牛羊,都照顧得很好,可以說他是很有本事的,只是脾氣壞了點。
主人也一直很想幫助他,所以常常跟他講:「你實在很有用,可惜脾氣不好,大家都因為這一點,而不願意跟你一起工作,你能不能改一下?」
工人說:「沒有辦法呀!我每天面對的是畜生,牠一點都不講理,我怎麼能不生氣呢?」主人一聽,覺得工人根本沒有心要改。後來,主人告訴他:「我這裡有一串錢,金額大概是你一年的薪水,假如你能三天不發脾氣,我就把這些錢當作獎金送給你。」
這個人一想:「一年的薪資,這太好了,為了得到這筆錢,無論如何我都要克制自己不發脾氣。」
於是,他請主人用繩子把這串錢吊在他的面前,讓他天天都能看到這一串錢。果然三天過去了,他一點脾氣都沒有發過。他就跟主人說:「這串錢該賞給我了吧。」
主人說:「當然要賞給你,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以前說沒有辦法改,現在呢?」
工人回答:「我改了。」主人說:「對呀!可見你是可以改,不是不能改,只是你今天的改變是為了錢,很可惜,如果能夠不為錢而改的話,那你的品德、人格就高尚了。」
後來,工人想想也覺得慚愧,其實自己不是不能改,只是為什麼要為了那幾個錢,才來作改變呢?如果先前就自發自動,不是很好嗎?後來,這個工人真的把壞脾氣完全改變過來,成為一個待人有禮、性情溫和的人,所以說「先以欲鉤牽,後令入佛智」是一個很好的度眾方便法門。《文章來源: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196662》
參考資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