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讀中台禪寺惟覺安宮老和尚講解的《佛說四十二章經》──第三十八章 生即有滅【無常迅速】,閱讀到其中一篇故事時,想記錄下來和姊弟倆分享。
先恭讀本章內容: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飯食間。」
佛言:「子未知道。」復問一沙門:「人命在幾間?」對曰:「呼吸間。」
佛言:「善哉!子知道矣。」
* * * * * * * * * * * *
講故事前先提出一些相關的問題讓姊弟倆先思考一番,再在講述故事的過程當中穿插一些思維題,提升他們的理解與認知。以下就是請 AI 幫忙的前提問 + 故事互動提問 + 收尾反思的雪山童子故事。
【家庭互動版】雪山童子──為了真理的勇氣
🟢 故事前暖場提問(引發好奇)
(和孩子輕鬆聊天)
你覺得有什麼東西是珍貴到,即使很辛苦也要去得到的?(姊姊滿腦子就是 Adopt Me Egg,她的答案就是:“Adopt Me Egg!”而弟弟呢?他說他不知道,他要想一下。也有輕聲說過玩 game。)
你上一次擦破皮是什麼時候?痛不痛?那如果有人要你自己咬破手指,你能做到嗎?(弟弟說:“我最近騎腳踏車才跌破膝蓋,還沒好呢!”“只是痛三秒,沒什麼!”)(大家都異口同音說不會咬破手指!)
如果有人告訴你:「我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真理,能改變你的一生,但你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聽到。」你會不會想聽?(姊姊很理智的問:“什麼是真理?那個真理對你的改變是好的嗎?”,“什麼樣的代價?會要你的命嗎?”)(弟弟說要想一下!)
(微笑)
「等一下,我要講的這個故事,就是一個人為了真理,願意付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連生命都不怕失去。」
🟢 故事開始(穿插互動提問)
很久很久以前,在高高的雪山上,有一位年輕的修行人,人們叫他——雪山童子。
他一心想要成就佛道,發願要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救度眾生。
他的願力非常真誠,感動了天上的護法天王——釋提桓因。
有一天,釋提桓因變成一個又餓又兇的羅剎鬼,來到雪山童子面前,只說了兩句話:
「諸行無常,是生滅法。」
(提問)
「你有沒有聽過一句話,覺得它一定有下半句,所以忍不住想追問?」
雪山童子一聽,就知道這是人生真理。他立刻問:「我剛剛聽到你說兩句偈,好像還沒說完,後面是什麼?」
羅剎鬼說:「後面兩句,會告訴你怎麼脫離無常,這才是真正的佛法。但——如果你想聽,就得答應我一件事:我每天都要吃活人的肉、喝活人的血才能活下去,你必須把你的生命布施給我。」
(提問)
「如果是你,會不會嚇一跳?你會拒絕還是答應?」(大家斷然拒絕!)
雪山童子沒有猶豫,說:「好!只要你說出後面兩句,我一定布施自己的生命,用血肉供養你。」
羅剎鬼說出後兩句: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雪山童子當下契悟了寂滅境界。
(提問)
「你還記得前面兩句嗎?四句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只有爸爸記得前兩句!姊姊說因為是中文的緣故,她比較難記憶。)
(可引導孩子回答,然後簡述含義)
(諸行無常:所有事物都在變化;是生滅法:生起就會消失;生滅滅已:超越了生滅;寂滅為樂:達到不受外界干擾的平靜,才是真快樂)
接著,雪山童子咬破自己的手指,把這四句偈寫在石壁上。
(提問)
「咬破手指,那好痛啊!我們平常擦破皮都會很難過,你有勇氣咬破手指,讓血流出來寫字嗎?」(不文雅的部分來啦!姊姊說:『為什麼一定要咬破手指用血寫呢?不能用別的嗎?像是用大便寫!』真是有創意!弟弟乾脆用小便寫!ㄟ!拜託!小便會乾掉ㄟ!可以有更好的辦法嗎?)
寫完後,他爬到樹上,準備跳下去,讓羅剎鬼吃他的血肉。
(提問)
「你能想像站在高樹上,明知道跳下去會死,還是選擇跳嗎?什麼樣的信念可以讓人這麼做?」(總結,我們大家都還沒勇氣為了難能可貴的真理而犧牲『身』命!那我們還得在這廣闊的三千大千世界,載浮載沉多少回呢?佛陀在不可說不可說劫以前,已經發下弘願,要修行並普度一切眾生;而在三千多年前,在這個娑婆世界示現成道、證果!那麼,我們呢?)
就在他跳下去的那一刻,羅剎鬼變回釋提桓因,在半空中接住他,微笑著說:
「我不是羅剎鬼,我是來測驗你是否真正發了菩薩心、修菩薩行。」
🟢 收尾反思(全家對話)
(爸爸媽媽可以溫柔地說)
「佛陀在過去生,為了一句真理,願意犧牲生命。我們現在能輕易讀到佛法,應該要有『難遭難遇』的心,懂得知恩、感恩、報恩。這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永遠存在,一切都是無常。」
家庭對話小問題:
你覺得雪山童子的精神在今天還重要嗎?
你現在最珍惜的東西是什麼?如果有一天失去,你會怎麼面對?
我們家能不能一起做一件「知恩、感恩、報恩」的事?
🟢 小行動任務
- 感恩一件事:每人說出今天最感謝的一件事(可以很小,例如「感謝今天有人幫我收碗」)
- 無常練習:想一樣你喜歡但終有一天會失去的東西(例如玩具、手機、青春、健康、舒適、娛樂),說說你想怎麼更好地珍惜它
- 每人寫一句「我願意為重要的事付出什麼」的小卡(例如:「我願意少看手機,多花時間陪家人」、「我願意每天早點睡,隔天更有精神學習」、「我願意每天早起十分鐘看書」)
把卡片貼在冰箱或客廳,互相提醒
反思思維題
如果今天有人告訴你一個能改變一生的重要真理,但要你放棄一個很喜歡的東西,你願意嗎?
你覺得自己最近最珍惜的東西是什麼?如果它有一天消失,你會怎麼面對?
你覺得我們家是怎麼「知恩、感恩、報恩」的?還能加什麼?
小小任務
感恩一件事:每人說出今天最感謝的一件事(可以很小,例如「感謝今天有人幫我收碗」)
無常練習:想一樣你喜歡但終有一天會失去的東西(例如玩具、手機、青春、健康、舒適、娛樂),說說你想怎麼更好地珍惜它
家庭行動約定(5分鐘)
每人寫一句「我願意為重要的事付出什麼」的小卡(例如「我願意每天早起十分鐘看書」、「我願意少玩遊戲時間陪家人」)
把卡片貼在冰箱或客廳,作為彼此的提醒
溫暖收尾
爸媽總結:
雪山童子願意用生命換取真理,是因為他知道那是真正能利益眾生、利益自己的寶貴東西
我們雖然不需要用生命換佛法,但我們可以用時間、耐心和行動去珍惜、去實踐
無常不是可怕的,而是提醒我們「當下就做值得的事」
* * * * * * * * * * * *
媽媽感想:古時候,佛經極為稀缺。若沒有祖師大德們不惜千辛萬苦、難行能行的毅力與耐力,我們今日不可能這麼容易就讀到佛陀的教法。唐朝的義淨大師曾作偈云: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義淨大師提醒我們,古代求法之路艱辛無比——冰雪封路、烈日灼身,出發的人百中無一能平安歸來。玄奘大師西行求法時,更是始終抱持「寧向西天一步死,不回東土半步生」的信念,以一生踐行求法的決心。
想到這裡,不禁反觀自己:過去生中,釋迦牟尼佛為了一句佛法真理,甚至願意捨身取法而在所不辭。而我,如今日日奔波忙碌,卻只是與自己的無明與妄想在拼鬥。試問,我是否有那份為法捐軀的勇氣?甚至連咬破指頭、以血書經的決心都欠缺,更別說捨身爲法。這一念,令我深感慚愧,也提醒自己要重新檢視修行的初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