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法語為:
要避免未來的惡果,就要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是善,就積極去做;知道是非,就要馬上改過。了解這個道理了,不憂愁煩惱、不患得患失、不起惡念,心當中一片光明,身體就會健康。
To avoid bad karma, we must understand the principle of causality. Be diligent in doing good deeds and correcting misdeeds. This is the way to free our mind from bad thoughts, from affliction and worries, from gains and losses. Our mind will shine in radiance and our health will improve.
🧘《轉心即安》公案原文(出自《景德傳燈錄》):
一僧問趙州:「某甲心惡,請和尚為安。」
州曰:「將心來與汝安。」
僧曰:「覓心了不可得。」
州曰:「我與汝安心竟。」
🪷 公案《轉心即安》簡介(簡化版):
傳說趙州禪師問一位僧人:「你從哪裡來?」
僧人答:「從南方來。」
禪師又問:「來這裡做什麼?」
僧人答:「我心裡很不安,請師父幫我安定下來。」
禪師說:「把心拿來,我給你安。」
僧人想了一下說:「我找不到這顆心啊。」
禪師微笑說:「我已經幫你安好了。」
👉 核心意思:當我們執著、煩惱時,總以為要改變外在來「安心」,其實只要轉變內心的觀念,就能立即得到安穩和平靜。也就是「轉心即安」。
🌿公案的禪意:
這個公案點出一個關鍵:
所謂「不安的心」,其實是由執著、妄想和分別心造成的;
當你停止尋找、不再執著,心自然就安了。
也就是說——不需要外求,只需轉心,安就已經在當下了。
二、法語結合句(原文):
「要避免未來的惡果,就要知道因緣果報的道理,知道是善,就積極去做;知道是非,就要馬上改過。了解這個道理了,不憂愁煩惱、不患得患失、不起惡念,心當中一片光明,身體就會健康。」
👉 這句法語的核心也在於:
當我們明白「因果」的道理、斷惡行善、放下貪嗔癡,就能從根本解脫煩惱,讓內心明亮、身心健康。
三、如何結合?
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與呈現:
公案《轉心即安》 | 法語內容 |
---|---|
安不在外,而在心的轉變 | 不憂、不執、不惡,讓心光明 |
僧人原想從外求「安心」,趙州點破:「你找不到那顆心,表示它原本無亂,只是你執著了。」 | 法語提醒:只要明白善惡因果、及時改過,就不會再煩惱或起惡念。心自然清淨,身體也會健康。 |
關鍵不是外境,而是轉念。 | 心境決定身心狀態。 |
四、比喻式總結(給青少年/課堂用):
就像手機太多APP同時開著會卡頓,我們的心也是這樣。
當你有很多煩惱、憤怒、得失心,心就「當機」了。
趙州禪師說:「你心亂,是因為你太用力在找心了。」
法語說:「只要你知道對錯、懂得放下,你的心就會變得輕盈清明。」
——轉心,就像重啟;心清了,生活自然順了。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